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總工高艷麗 圖片來源:每日經濟新聞
今日(9月7日),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。在下午的“數字經濟驅動低碳轉型新跨越”平行分論壇進行期間,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總工、智慧城市領域的首席專家高艷麗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數字孿生城市的概念將助力城市綠色發展,為精準制定碳達峰、碳中和政策提供數據支撐,但目前還面臨復雜的技術挑戰。
在高艷麗看來,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這兩股力量同時驅動著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實現,其中能源綠色化是全社會降碳的主要驅動力,而數字技術將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,推動高效新型能源系統的建成。這兩個面向與建設智慧城市所要求的能源綠色化、設施電氣化、治理數字化“三化協同”異曲同工。
高艷麗指出,在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中,很多地方都在開始引入“數字孿生城市”的升級版概念。“數字孿生是用來解決復雜巨系統的規劃、建設、運營、管理問題的。通過在虛擬世界仿真、在物理世界執行的方式,可以讓科學決策不走彎路、少留遺憾,極大地節約了成本。”高艷麗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解釋道,“數字孿生可以形成城市的技術集成平臺,打通城市管理的條線,真正實現協同管理,從而打破智慧城市建設的瓶頸”。
高艷麗認為,數字孿生城市憑借其極致的效率,將推動城市這一類復雜巨系統的綠色發展,助力“雙碳”目標的實現,“數字化本身就是綠色化,智慧城市通過提質增效節省了城市運行成本。作為智慧城市的升級版,數字孿生城市的效率提升作用將翻倍。”
另一方面,數字孿生將在未來城市碳評價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,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提供決策基礎。在高艷麗看來,這一評價功能體現在四個方面。
首先,數字孿生可以實現對包括人、企業、機構、行業、車輛等主體在內的碳足跡追蹤,再通過構建一套模型算法,計算各個主體的碳積分,納入城市的信用體系。
其次,數字孿生能夠推動建立“碳中和數字看板”,也就是城市級碳相關大數據的可視化呈現和深度分析。
再次,通過數字孿生體系收集的碳數據還將發揮一個關鍵作用,即根據城市各個主體的碳數據分析,推演每個城市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。高艷麗認為,這樣的分析比較科學合理,為精準施策提供了基礎。
最后,根據城市內各區域的碳排放數據,政策制定者可以調整區域內的配額,尋求發展與降碳的平衡,從而整體早日達成城市的碳中和目標。
“上述數字孿生城市的理念很好,但是真正在實現的時候會發現其復雜度超乎想象。”高艷麗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。以實現對現實城市的精準映射為例,這需要城市級的感知系統,而現在城市級的感知設備布設一直缺乏成熟的方案,傳感器的成本也比較高。
此外,對大量數據的收集、處理以及相應的模型算法都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,“要發揮孿生數字在實現‘雙碳’目標上的作用,還有很多路要走。”她說。
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,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,是企業與政府、企業與行業、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,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“孵化器”和“大本營”。
申請加入青商會